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今日要闻

“曹氏风筝”传承人内蒙古行:以草原为舞台,向世界讲述中华文化

2023年07月19日 16:58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呼和浩特7月19日电 题:“曹氏风筝”传承人内蒙古行:以草原为舞台,向世界讲述中华文化

  中新网记者 张玮

  持续火热5天的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文博会)于近日落下帷幕,国家级非遗项目“曹氏风筝”第四代传承人缪伯刚首次来内蒙古便“瞄准”了当地资源,“我希望以草原为舞台,向世界讲述中华文化。”

  “第一次来草原就打开了我的新视界。”缪伯刚这样向记者描述自己对内蒙古的初印象。

  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京蒙文旅协作主题展区,缪伯刚携自主研发设计的民艺好物、风筝文创等产品悉数亮相,将新时代下“京作”艺人紧抓时尚密钥、持续更新迭代的文化基因尽情展现。

  首次参加内蒙古文博会,缪伯刚更看重的是京蒙两地作为合作伙伴能够把风筝艺术、祖国文化传承好、发扬好、发展好。“同时,助力京蒙两地的地域文化融合发展,让文化变得‘看得到、摸得着、带得走’。”

  风筝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编写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中,专门讲述了制作风筝的“扎、糊、绘、放”四艺,创立了“曹氏风筝”这一流派,推动了风筝的发展。

  2011年,“曹氏风筝”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80后”的缪伯刚从小喜欢风筝,在北京读大学时拜“曹氏风筝”第三代传人孔令民为师,一坚持就是20多年。

  “‘曹氏风筝’融合传统民间文化、南北扎制技术的精华于一体,展现着浓郁的京城文化特色。”这几天,缪伯刚为每一位对风筝感兴趣的草原观众耐心地讲解。

  缪伯刚说,“以天为纸,书画琳琅于青笺;将云拟水,鱼蟹游行于碧波”就是形容“曹氏风筝”放飞于天上的动态美。

  2014年,缪伯刚随“曹氏风筝”入驻北京大观园,成立曹雪芹风筝手工坊;2019年,缪伯刚建立了中国第一座曹雪芹风筝博物馆,搭建起集课程、产品、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平台。

  这些年,缪伯刚的足迹踏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全身心投入“曹氏风筝”的制作和传承中,他的代表作品——“北京沙燕”也曾送给多国政府首脑和高层。

  “目前国内制作手工风筝的从业者平均年龄都在60岁以上。”为改变传承老龄化的现状,缪伯刚带着风筝文化走进中小学、社区教授风筝制作技艺,承办风筝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风筝制作技艺和历史。“年轻人只要愿意学,我就愿意教。”

  “来到内蒙古,这里宽广美丽的草原、丰富的风能资源非常吸引我,接下来,我计划每年春秋两季在内蒙古举办国际风筝节,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同时,走进校园,让中国文化从娃娃抓起。”缪伯刚显然已经有了新规划。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如今,风筝的材质更多选用质量更轻、不易破损、经久耐用的化纤,不同地方的风筝风格迥异,有的撞色大胆,有的质朴素雅,有的玲珑精巧,有的大气豪迈……

  而在缪伯刚心里,制作风筝的技术比较好掌握,最难传承的是风筝的文化内涵。“每个风筝的图案都有对应的文化典故,不能只会画,还要知道所画内容的寓意。”

  缪伯刚阐释“曹氏风筝”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创造出了一个完美的燕子家族,寓意“和谐”。“比如肥燕喻男,瘦燕喻女,比翼燕喻夫妻,半瘦燕象征青少年,小燕代表小童,雏燕模拟幼儿。”

  热闹了几天的第七届内蒙古文博会虽已落幕,但对于缪伯刚来说,这是另一个新的起点,他将继续带着风筝一路传承下去。(完)

编辑:刘文华
图片新闻
  • 探访锡林郭勒草原上,“有颜”又“有趣”的航空科普馆
  • 额尔古纳的夏季美景
  • 兴安盟:消防趣味运动会 “六一”乐学新技能
  • 中国“北方第一所”踏雪巡边:来自北纬53°的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