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阿荣旗复兴镇大兴村有个“十人小组”

2023年04月06日 15:54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6日电 题:阿荣旗复兴镇大兴村有个“十人小组”

  作者 吴楠

  初春的清晨夹杂着些许微凉,内蒙古阿荣旗复兴镇大兴村“十人小组”小组长牛国立换装出门,正好在村头小广场与出门散步的刘民益老人“偶遇”。

  79岁的刘民益是牛国立负责联系的10个居民中年龄最大的,也最令他牵挂。老人的儿女平日里外出打工不在身边,可自己腿脚、听力又不好,独自出门有安全隐患。牛国立便养成了晨练的习惯,早晨悄悄护在他左右。

  2021年以来,为提升原有网格效能,解决网格管理不严谨、一线治理力量不足、掌握信息不够精确等问题,大兴村决定化被动为主动,下好治理“先手棋”。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将原有网格打破重组,尝试从“微小化”划分网格、“集中化”管理人员、“精准化”服务群众、“多元化”提供保障入手,着力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水平。

  网格建到庭院,串起基层治理着力点

  前两年,李红明一直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够“实”。作为本村二组的网格长,他一人负责管理、服务70多户居民。“遇上收集居民意见、入户排查等工作,至少需要四五天才能全部完成。”李红明几乎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村里下发的各项工作中,但他仍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每一户的情况都不一样,遇到紧急的事情根本就处理不过来,更别提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了。”

  2022年以来,大兴村以原有12个综治网格为基础,构建“十人小组”体系:全村常住人口共有475人,以10人左右为一个单元成立小组,组内成员大多以家族为单位组成,共划分为48个小组。村部建立“十人小组”治理指挥部,村党支部组织建立微信群负责日常工作调度,村负责人与各小组长在群内互相沟通、相互配合,确保各项工作快速、高质量完成,以“一张网”实现了统一指挥、上下联动的治理格局。

  为了把“十人小组”管理好,大兴村积极鼓励动员村内有担当、有责任心、素质高的年轻人担任小组长,村民们积极响应号召,很快就建立起了这支‘队伍’。“把村里各家有话语权的年轻人发动起来,“十人小组”就有主心骨了。”大兴村组织委员牛国强说,“年轻人本身接受新事物能力就强,村又编发了详细的“十人小组”小组长工作职责,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当上小组长后,该村党员朱艳娟被安排了一项任务:帮扶重症住院的于春承老人。于春承无儿无女,住院缺少人员陪护,朱艳娟坚持每隔两天到40公里外的中蒙医院去看望老人,走之前带上自己提前熬好的小米粥和小菜,坐在床头一边喂老人吃饭,一边唠着家常,临走时悄悄带走老人需要换洗的衣物。时间长了,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把我自己小组里的人管理好,把每个像于大爷这样的人关注到、照顾好,很有成就感!”朱艳娟说。

  健全功能体系,探索网格功能切入点

  “十人小组”成立以来,大兴村在工作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村风民风上有着跳跃式的提升。在与该村小组长郭清顺聊天中我们了解到,其父亲郭宪武与同是小组长的李海龙父亲李超林因牛羊啃食庄稼有着长达20多年的积怨,多年来两家矛盾冲突时有发生,镇派出所多次进行沟通协商也没有彻底和解。“十人小组”成立后,郭清顺与李海龙同时成为小组长,通过在工作中的彼此沟通、互相协作,两人最终冰释前嫌。在村两委的组织下,两家人坐在一起,二人作为两家代表用一个大大的拥抱化解了父辈们这长达20多年的恩怨。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如何让每一户村民参与其中尤为关键。“以前每到春季防火,最是令我头疼,不管我们两委班子怎么动员宣传,总是会有突发情况。第二天村部就会坐满举报的人,大家因为这件事争执不断。大兴村党支部书记曹付利说到,“自从建立了“十人小组”,这些事儿都不用我操心了。各小组长不断在小组内加大宣传力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自发组成巡逻小队,日夜倒班巡逻,互相监督,做到宣传到位、监管到位、盯防到位。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大兴村春季防火期间再无火情发生。”

  在汛期防汛与疫情防控工作中,“十人小组”也发挥着关键作用。每逢汛期,小组长们根据微信群里的降雨通告,及时入户宣传,并对洪涝地区进行拍照上传,根据村负责人安排组织转移低洼地区群众,为村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在长达2年半的疫情防控期间,48名小组长自发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摸排外来抵返人口,准确掌控着小组内人员变动。

  为了提升小组长的服务效能,大兴村党支部两年来组织了多场线上线下培训会,不断提高各小组长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着重对政策宣传、防火防汛、医疗健康、安全排查等方面进行讲解。复兴镇党委政府还定期安排宣讲员进基层,随时为大伙答疑解惑。“做好培训和联动,就能把各种职能整合进‘十人小组’中,逐步实现‘一组多用’。”曹付利说。

  拓展治理效能,把握服务群众关键点

  自从有了“十人小组”,村里的“民生账”越记越细。

  在大兴村的党群服务中心,村委委员于清涛抱出一摞厚厚的扶贫台账向我们展示。大兴村有脱贫享受政策户41户,原先村里对每户各季度的收支情况调查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小组长入户走访后,不仅对他们的收支情况进行了收集,基础信息进行了详细的补充,同时还把村内3名五保户、17名失能老人等特殊人员的信息做了更新。”于清涛说,“这类人群的信息栏也前后扩充了多次,从身体状况、心理健康乃至兴趣爱好,我们都在逐步纳入进来。”

  当好“调查员”不够,还要做好“服务员”,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该村2组小组长杨秀红所负责的人里李骁洋让她尤为上心,其父亲李红起患有慢病常年卧床,治疗买药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年仅15岁的李骁洋正在读书,为此家里左右为难。杨秀红将相关情况反映到村里,大家一致决定帮助骁洋申请“雨露计划”。“孩子还小正在上学,不能因为家里负担重让他失去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杨秀红说。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小组长将特殊情况反映到村里汇总,同质化问题集中解决,特殊情况一户一策解决。极大提高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用活基层资源,扎牢基层发展落脚点

  一场关于发展沙棘产业的村民会议上,该村民代表、48名小组长与村两委干部围坐一堂,讨论热烈。大兴村主要是以农业与畜牧业为主,乡亲们养成了传统的发展思维。此前,该村村民李国忠曾尝试在荒坡种植沙棘,但后续产生效益没有对乡亲们形成吸引。想要发展沙棘产业,还得解决好村民心中的疑虑。

  对此,小组长陈波建议,可以与镇里沟通,制作一个针对沙棘树苗的习性、优点、种植方式、投资成本、亩产利润等方面内容的手册,供乡亲们了解,大伙儿都觉得可行。但只是了解并不能打消大伙对后续产业发展的疑虑。“种植沙棘不仅能绿化荒山、防风固沙,而且劳动力投入较少,结果后经济效益是我们种植玉米的8倍。至于销路大家不用担心,镇里全力支持我们村发展沙棘种植,全镇计划打造”沙棘小镇”,主要领导也把沙棘及后续产业链发展当作今后招商工作的重点。”曹付利给大家吃下定心丸,同时“约法三章”,“必须做到充分了解,按要求合理化种植与管理。”达成一致后,乡亲们约好下次村民会议上把种植方案敲定,争取早日开工。

  “以前村里对群众管理缺少有力抓手,开会时总有人因事、因病来不了,村子里的很多工作,村干部干得满头大汗,群众却是背着手站在一旁围观。这两年,每逢商讨关于全村工作开展、产业发展等事件时,各小组长总是坐在一起出主意,你说一个方法,你想一个对策,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将问题与难点在讨论中化解。“现在大家议事有活力,办事有质量,我们工作劲头更足了!”曹付利笑着说。

  随着“十人小组”小组长在全村各家各户之间盘活涌动,居民之间的情感、习惯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十人一小组,多则一两家,少则三四家,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乡亲们之间的人情味儿更浓了。从“一指用力”到“聚指成拳”,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共治”,大兴村以“十人小组”闯出了一条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基层治理新路子,绘就了一张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完)

编辑:奥蓝
图片新闻
  • 中国“北方第一所”踏雪巡边:来自北纬53°的戍守
  • 曲悠扬 歌嘹亮 苏尼特左旗乌兰牧骑组织“走边关”惠民演出
  • 包头市消防救援支队备战防凌积极应对凌汛灾害
  •  台胞青年来大陆做交换生:大陆很大,时刻都有新体验
  • (新春走基层)锡林郭勒草原牧民:走百里地串亲戚 在家门口收快递
  • -20℃大车司机被困戈壁 内蒙古戍边夫妻民警深夜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