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中新新闻

舞剧《驼道》:化身“一带一路”使者 讲述丝路故事

2021年03月23日 10:45   来源: 中新网

图为舞剧《驼道》演员上台前化妆。 张玮 摄

图为舞剧《驼道》演员进行彩排。 张玮 摄

图为舞剧《驼道》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后,全体演员返场谢幕。 张玮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3月22日电 题:舞剧《驼道》:化身“一带一路”使者讲述丝路故事

  中新网记者 张玮

  一声长调,一阵驼铃,唤醒一条几千年前的绵长驼道,讲述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国邦友谊故事。

  日前,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民族歌舞剧院演出的原创舞剧《驼道》,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江南茶园、大漠丝路、草原风光……舞剧《驼道》通过极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舞段展现出商贸互通带来的经济繁荣发展。

  2000多年前,一条由中原地区一路向北,越过古阴山(今大青山)、燕山一带长城沿线,从西北穿越蒙古高原、中西亚北部,直达地中海欧洲地区的草原丝绸之路,构建起蒙古草原地带和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通道,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

  “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草原丝绸之路这段历史一直被视为对外交流的经典,对研究中西经济、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歌剧舞剧院导演孔德辛担任舞剧《驼道》的总导演,22日,她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着重介绍这部舞剧的重要意义。

  据介绍,2016年底《驼道》开始选角、排舞、修改……经过长时间的打磨,首次亮相便是在2017年8月的阿斯塔纳世博会上。演出当晚该剧引发热烈反响,演员多次返场谢幕。此后,该剧两次获评中国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在一次次面向国际国内观众的演出中,《驼道》化身为“一带一路”的文化使者,用舞蹈演绎了一部国际民族的融合史。

  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50多名演员跳出了100多人的规模,换装次数最多时可达8次。即使这样,他们的舞种、造型、服装服饰乃至每个细枝末节都非常考究。

  舞剧《驼道》的执行导演郭海峰介绍:“在每一件服饰上,我们都下足了功夫,用什么颜色、什么样的花纹、什么样的领口设计等等,这些都饱含文化积淀。”

  在郭海峰看来,主创团队如此匠心地打造这部舞剧,是希望它能更贴切地承载、传承这段历史和情谊。

  剧中分别饰演男、女主角的舞蹈演员都是“95后”,这段太过遥远的历史被他们在舞台上诠释得淋漓尽致。

  “让土生土长的草原姑娘学习古典舞,对她们来说像扒了一层皮一样。”孔德辛很心疼自己的演员,但为了完美地呈现效果却总是很严苛。

  女主角银花的扮演者张羽琪入组5年,从不说辛苦,反而总是为能成为重现草原丝路历史的一员,而感到一丝小傲娇。

  作为该剧出品人的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彭飞称,《驼道》诞生以来,受到业界内外的好评。“它通过蒙古族、汉族、哈萨克族等特色鲜明的舞蹈来演绎贯穿于全剧,诠释了‘一带一路’沿线人民团结互信、合作交往、平等交流、合作共赢的精神。”(完)

编辑:陈峰
图片新闻
  • 闻风而动 迅速清沙 保障铁路安全畅通
  • 科技创新政策宣讲进商会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在行动
  • 内蒙古欲让“蒙”字标走向世界
  • 难忍寒冷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秃鹫到牧民家求救
  • 内蒙古小伙制作“天然冰箱”走红
  • 废弃锅炉房“发挥余热” 变身网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