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包头市公安局全力打造公安服务新模式:便民 快捷 创新 规范

2021年01月31日 15:57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月31日电(闫世明)以便民服务、创新服务、快捷服务、规范服务“四个服务”为基础,包头市公安局通过全面研讨、不断探索、科学规划、全面落实,逐渐形成具有包头典型特色的公安服务新模式。

  突出便民服务,持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

  为了以最大化放权、最简化管理为基础,推动最优化服务的创建,包头市公安局紧紧围绕“简政放权”这一要求下足苦工,在原有便民服务的基础上又研究制定了《政务服务事项便民利民工作三十条措施》《服务群众和优化营商环境三十条措施》“双30条”服务举措,全局54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实现“应进必进”;统一使用市公安局行政审批专用章,原有业务公章或行政公章不再具有政务服务事项审批职责,实行一枚公章对外;实行“一站式”办户、办证改革,户籍业务实现全城通办,群众在全市任何一个市民大厅、公安派出所均可以办理户口、身份证;充分利用“24小时警局”网络信息传递优势,全程网络通报证件办理情况,在线解答群众疑问。

  目前全市200项公安办事服务事项中,90%以上达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高效、快捷、扁平化的“一站式”服务,全力提升群众业务办理体验。

  突出快捷服务,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效能

  坚持人民至上,贯彻“减至极致”要求,全面减少群众办户、办证的等待时间。

  居民身份证、落户等业务办理时间减至极致。办理临时身份证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做到秒办;办理收养小孩落户,对排除拐卖、贩卖的,取消DNA比对程序,由社区民警调查核实,就可以办理落户,由原来的1个月缩短至5分钟办结;本地居民身份证和自治区内异地身份证办理时间由25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居住证办理时间由5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

  治安服务管理审批即来即办。旅馆业设立行政许可由30日优化为申请人承诺后立即办理,当场发证;公章刻制业设立行政许可由10日优化为申请人承诺立即办理,当场发证;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爆破作业单位、爆破项目审批、自招保安备案、保安公司跨区域服务备案、保安证补办、枪支(弹药)运输许可证等7项许可证办理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到即来即办。

  出入境证件办理全国最快。自治区居民申办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签发由7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自治区外居民跨省异地申办以上出入境证件由2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自治区内居民申办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单独签注签发时限由7个工作日缩短至半天,立等可取。

  优化车驾管业务办理时效。依托全市31家机动车民营检验机构,全面推行机动车检验社会化,检车耗时由原来的半天缩短至1小时;充分利用社会驾校场地资源开设标准化考场12处,驾驶人考试周期最快缩短至30天;机动车上牌业务由原来一天缩短至1小时,补领号牌由原来3天缩短为立等可取。

  通过极致缩减办理时限,目前包头市公安局各项办理业务分别减少3天至半年不等的办证时长,各项业务办理时限基本全部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突出创新服务,打造新时代服务群众新模式

  积极探索服务型“公安窗口”新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全面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解决公安行政服务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挖掘自身潜力,提升服务效能。推出延时办公、无人办公、拓展“错时办”、落实“延时办”,市局行政审批科工作日每天上午提前30分钟、中午提前40分钟给群众办户、办证,周六、日安排工作人员值守,办理身份证和临时身份证等业务;旗县区公安派出所每周六日,安排一个公安派出所给群众办理户口、身份证;节假日在市政务服务大厅、旗县区市民大厅、公安派出所安排工作人员为群众办户、办证;车管所实行早9时至晚17时工作制,推出中午不休息和周六、日不休息工作制;智慧岗亭实行早9时至晚21时工作制;“无人车管所”24小时不打烊;各车驾管窗口全部实行送走最后一位群众工作制;对企业的报警、报案、举报、申诉、控告不设受理时间限制,实行24小时接警服务。

  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努力做到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办事流程,打开电脑就能办事,鼠标一点就能查询办理结果。下发《关于加强推进“互联网+警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推出网上办理户口业务,市外人员迁入办理《准予迁入证明》及本市户口人员办理临时证、出具户籍证明、补办户口簿等业务,申请人通过“包头政务服务网站或包头市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传申报材料,审核部门完成网上预审,通过快递方式将证件邮寄到户;优化“互联网+交管服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包头交警门户网站、微博、微信、手机APP相继上线,形成集考试预约、违法举报、在线缴费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交警管理服务体系”。目前“包头交警”手机APP用户43.2万人,微博粉丝87.5万人,“互联网”服务平台总用户突破两百万人;推进线上、线下“一窗受理、并联办理”,实现一次身份认证。

  创新户籍管理方式。放开市外人员迁入我市城镇落户限制,实现“零门槛”落户。外来人员迁入我市城镇落户,凭身份证等材料办理迁入落户,对有固定住所的,可以迁入到固定住所落户;无固定住所的,可在单位集体户或社区集体户登记户口;对出生年月日户口登记事项变更、更正,取消审批环节,下放审批权限,由过去公安派出所、旗县区公安(分)局、市公安局审批,变为只要材料齐全,市政务大厅、公安派出所户口内勤就可以直接办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本市常住户口的居民丢失、损毁户口簿,取消过去只能在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的环节,本人或户主在任何一个市民大厅、公安派出所提供身份证号就可以补办;公民丢失、到期换领二代身份证,取消提供户口簿(异地身份证要居住证)的证明,本人提供身份证号就可以办理;同时,孤寡老人、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的居民补办身份证,取消必须本人来窗口办理的环节,通过视频核实后,就可以给本人办理身份证。

  2020年,通过“零门槛”落户等创新举措,18921人市外人员迁入落户,成为“包头人”。

  突出规范服务,规范公安窗口服务运行机制

  全面落实“公安窗口”规范服务管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营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出台服务规范,通过22条具体要求,明确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的公安窗口单位、出入境管理大厅、车驾管大厅、交警智慧岗亭、派出所户籍室、边境管理接待室以及其他直接面向社会接待和服务群众的133家窗口单位工作内容与具体服务方式。

  细化窗口服务场所规划,整改全市所有窗口服务单位规划,合理划分工作区、服务区、等侯区;设置宣传栏或显示屏,配备桌椅、纸张、笔墨、老花镜、饮水机等;创新推行虚心、耐心、细心、爱心、热心,“五心”服务理念;建立迎请、叫号、微笑、站立、呈送、延时服务“六项规范”;建立群众满意度网上测评监督系统,真正发挥民意指导警务的重要作用,公安服务更加明确,推诿扯皮等顽瘴痼疾被涤荡一清。

  明确窗口单位服务制度,先后建立引导员制度、首接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警务公开制、限时办结制、弹性工作制、责任追究制,以制度的“硬杠杠”不断为人民群众“暖心窝”,真正实现公安服务普惠人民,不断践行人民公安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完) 


编辑:乌娅娜
图片新闻
  • 难忍寒冷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秃鹫到牧民家求救
  • 内蒙古小伙制作“天然冰箱”走红
  • 废弃锅炉房“发挥余热” 变身网红图书馆
  • 嫦娥五号回归 他们的关键词是“自豪”
  • 内蒙古雪原现萌物沙狐 摄影师近距离接触
  • (抗击新冠肺炎)满洲里市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启动 现场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