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郝生。
图为郝生向年轻战士讲述战争故事。
图为两代人跨世纪的战友情。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1月28日电 题:跨世纪的“战友情”
作者 乌娅娜 李富
“郝爷爷十八岁当兵,我也是十八岁当兵,这跨世纪的情缘,鼓舞我在军营里,把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做合格军人。”蒙古族战士宝力德见到92岁的老复员军人郝生后感慨地说。
同是十八岁参军,尽管跨越了一个世纪,但两代军人的情怀却是相似的。27日,驻赤峰某部官兵来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光荣院,听老兵郝生讲述他的战斗故事。
郝生,1927年2月出生于赤峰市巴林右旗,1946年2月入伍,是八级伤残军人,参加过辽沈战役,曾在夕子、二龙、黑山、朝阳、锦山、四平、营口、凌源等地参加过战斗。
郝生老人经历的战斗不计其数,他讲述道:“当时基本上是打完这仗打那仗,根本没有休息时间。”
据老人的回忆,他参加的不少战斗都十分惨烈。
郝生老人说:“我在机枪班,负责掩护步枪班前进,眼前看到战友们不停地倒下,后面的战士们都红了眼。”
看着青年军人一张张充满活力的面庞,郝生老人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年轻人,要刻苦锻练,认真学习,要敢于迎难而上,敢于牺牲,要有胆略,有智慧,报效祖国。在和平年代,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履行职责,为国家和人民奉献青春热血。”
在探访中,92岁的郝生身着军服、胸配勋章,手拄拐杖却仍挺立着与年轻官兵们互敬军礼,这一幕令人动容。
年轻的官兵纷纷感慨道:从老兵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奋斗不息的精神,受到了鼓舞,我们就要传承这种红色基因,苦练本领,保家卫国,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完)